收藏
课程目录
1.1 丝绸之路上的行者
1.2 丝路形成的原因
1.3 从“西游”范式到丝路开通
1.4 我国丝路南线形成的原因
1.5 丝路南线形成的历史
1.6 丝路南线上历史时期的多民族文化圈层
2.1 礼失而求诸于野
2.2 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
2.3 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基本特点
2.4 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生活价值
2.5 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3.1 渐行远去的神话和仪式
3.2 神话的概念
3.3 神话的起源与原始神话
3.4 丝路南线多民族神话的实例——哈萨克族的白天鹅
3.5 丝路南线多民族神话的实例——古羌到羌、藏、汉的猴神话
3.6 丝路南线多民族神话的价值
4.1 在时空里穿行的神
4.2 从精卫填海到帝女化鸟的符号化过程
4.3 丝路南线上的季女化鸟类型
4.4 神话符号与丝路南线的宗喀巴
4.5“神”的降临:宗喀巴出生神化传说与中国感生神话原型
4.6 “神”的化生:宗喀巴佛陀化生传说与中国化生神话原型
4.7 虹贯东西:宗喀巴出生地神化传说与中国四方神话原型
5.1 中国史书里的民间传说
5.2 民间传说的基本问题
5.3 丝路南线的人物传说类型
5.4 丝路南线的民族融合历史事件的传说类型
5.5 丝路南线的地方风物传说类型
5.6 丝路南线的习俗传说类型
5.7 丝路南线传说中虚构与真实
5.8 丝路南线的传说记忆与历史
6.1 丝路南线上的民间生活
6.2 民间故事的几个基本问题
6.3 丝路南线的生活故事类型
6.4 丝路南线上的民间笑话类型
6.5 丝路南线的寓言故事类型
6.6 丝路南线的童话故事类型
6.7 爱情民间故事从华夏的化蝶到丝路南线的化鸟
6.8 丝路南线上“二母争子案”民间故事的多民族化
6.9 丝路南线民间故事的地方特征
7.1 丝路南线上的民间“花儿”艺术
7.2 丝路南线“花儿”的概念与来源
7.3 丝路南线“花儿”会与“花儿”的百科性
7.4 抒情类的“花儿”
7.5 叙事类“花儿”
7.6 “花儿”的语言美
7.7 “花儿”的蕴涵美
8.1 丝路南线上炼字、炼句的“苦吟诗人们”
8.2 谚语的概念
8.3 丝路南线多民族谚语的特点
8.4 丝路南线多民族谚语源远流长的文化
8.5 丝路南线多民族谚语的类型
8.6 丝路南线多民族谚语的现代价值






















































课程详情
本课程为人文素质选修课,共有丝路与丝路南线、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丝路南线上的多民族神话、神话符号在丝路南线上的衍化、丝路南线上的民间传说、丝路南线上的民间故事、丝路南线上的民歌“花儿”、丝路南线上的民间谚语八章内容。(青海大学)
本课程为人文素质选修课,共有丝路与丝路南线、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丝路南线上的多民族神话、神话符号在丝路南线上的衍化、丝路南线上的民间传说、丝路南线上的民间故事、丝路南线上的民歌“花儿”、丝路南线上的民间谚语八章内容。(青海大学)
本课程为人文素质选修课,共有丝路与丝路南线、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丝路南线上的多民族神话、神话符号在丝路南线上的衍化、丝路南线上的民间传说、丝路南线上的民间故事、丝路南线上的民歌“花儿”、丝路南线上的民间谚语八章内容。(青海大学)
上一篇:楚文化与湖北人的性格特征
下一篇: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