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课(haotk.com),助力个人能力素养提升更简单!
首页 > 在线课程 > 生态农学 >  生态文明
收藏
课程目录
1.1学习目的 1.2.1从生态危机到生态文明 1.2.2历史地看问题 1.2.3全面地看问题 1.2.4本质地看问题 1.3.1生态文明的概念 1.3.2生态文明的意涵 1.3.3为什么要“尊重、保护和顺应自然”? 1.4谁来建设生态文明? 1.5怎么建设生态文明? 2.1什么是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2.2为何治理? 2.3谁来治理? 2.4.1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原则、机制和进程 2.4.2主要国际环境会议 2.5中国何为? 3.1环境危机催生环境史学研究 3.2文明反思促进人与自然和解 3.3自然演变与中国人类和文明起源 3.4文明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中国历史 3.5历史理性地认识当今环境问题 3.6.1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最高国策 3.6.2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态智慧 4.1近代以来疫病概况 4.2.1霍乱与卫生运动 4.2.2鼠疫与卫生行政 4.2.3血吸虫病与血防运动 4.2.4新形势下的瘟疫——艾滋病及其防控 4.3近代以来的疫病与公共卫生 4.4关怀生命:生命史学的构筑 5.1能源材料化学概述 5.2.1煤炭与石油的利用 5.2.2核能的利用 5.2.3水电和海洋能的利用 5.2.4生物质能的利用 5.2.5太阳能与风能的利用 5.2.6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 5.3总结 6.1化学与环境 6.2环境各圈层的属性 6.3.1重金属&营养元素 6.3.2有机污染物(上) 6.3.3有机污染物(下) 6.4生态环境修复 6.5生物炭技术 7.1化学与人类是什么关系? 7.2.1“化”说《天工开物》 7.2.2“化”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造纸和印刷 7.2.3“化”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指南针和火药 7.3.1被成功所埋没的学科 7.3.2化学滋养的学科 7.3.3化学的内涵是和谐 7.4.1绿色生活的理念 7.4.2绿色化学的理念 7.4.3绿色化学和绿色生活的协同 8.1人类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8.2.1世界人口发展及人口环境关系认知的演进 8.2.2中国的人口发展概况及环境问题 8.3世界和中国人口发展的未来 9.1引言 9.2.1循环经济的定义内涵与3R原则 9.2.2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9.2.3循环经济实施的三个层面 9.3城市矿产 9.4循环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9.5相关概念 10.1背景情况介绍 10.2全球变暖及不确定性 10.3气候变暖的驱动因素 10.4碳排放与全球变暖 10.5碳减排的可能途径 11.1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11.2环境法律体系 11.3.1保护优先原则 11.3.2预防为主原则 11.3.3综合治理原则 11.3.4公众参与原则 11.3.5损害担责原则 11.4新环保法的特点 12.1.1局部性的乡村生态问题 12.1.2系统性的乡村生态灾难 12.1.3乡村的生态修复 12.2近代工矿业的乡村生态代价 12.3现代工业三废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 12.4.1村庄的变化 12.4.2当前村庄面临的生态问题
课程详情
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走向新的文明阶段,而取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形成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面向未来的大事。本课程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鉴古知今,突出对重大问题的关怀,以多学科、跨领域、多维度的方式讲解生态文明。
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走向新的文明阶段,而取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形成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面向未来的大事。本课程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鉴古知今,突出对重大问题的关怀,以多学科、跨领域、多维度的方式讲解生态文明。
26827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