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课(haotk.com),助力个人能力素养提升更简单!
首页 > 在线课程 > 理学教程 >  植物学
收藏
课程目录
1.1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植物学 1.2 植物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3 植物的多样性 1.4 植物学简史及发展动态 1.5 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2 植物细胞概述 3 种子的基本结构 4.1 植物组织的概念 4.2.1 分生组织1 4.2.2 分生组织2 4.2.3 分生组织3 4.3.1 机械组织 4.3.2 厚角组织 4.3.3 厚壁组织 4.3.4 输导组织 4.3.5 导管与管胞 4.3.6 筛管与伴胞 5.1 根的功能和经济利用 5.2 根和根系的形态类型 5.3.1 根尖分区及其初生生长 5.3.2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5.3.3 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征 5.4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6.1 芽 6.2 茎尖分区 6.3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6.4.1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组成及其活动 6.4.2 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特点 6.4.3 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 6.5 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 7.1 叶的生理功能 7.2 叶的形态和组成 7.3 叶的发生和生长 7.4.1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7.4.2 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7.5 叶的脱落 8.1 营养器官的变态 8.2 根的变态 8.3 叶的变态 9.1 花的组成及其在发育上的意义 9.2 花芽分化 9.3.1 花丝和花药的发育 9.3.2 花粉粒的发育过程 9.3.3 花粉粒的形态与结构 9.4.1 雌蕊的组成及心皮的概念 9.4.2 胚珠 9.4.3 胚囊的发育过程及结构 9.5 开花与传粉 9.6.1 受精 9.6.2 花粉的萌发 9.6.3 双受精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 10.1.1 胚发育(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胚的发育) 10.1.2 胚乳的发育 10.1.3 种皮发育及结构 10.2.1 果实的发育和结构 10.2.2 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10.2.3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11.1.1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11.1.2 植物分类的方法 11.1.3 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11.1.4 植物的命名法则 11.1.5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应用 11.2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概述 11.3.1 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11.3.2 蓝藻门(含珠藻) 11.3.3 绿藻门 11.3.4 裸藻门、金藻门等 11.3.5 红藻门 11.3.6 褐藻门 11.4.1 细菌门: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 11.4.2 黏菌门: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 11.4.3 真菌门等的主要特征、代表植物及应用价值 11.5 地衣植物 11.6 苔藓植物 11.7 蕨类植物 11.8.1 裸子植物 11.8.2 铁树纲 11.8.3 松柏纲 11.8.4 红豆杉纲 11.8.5 买麻藤纲 12.1 茎的性质、茎的生长习性 12.2 叶的形态类型 12.3.1 植物的花:花序 12.3.2 植物的花:花冠 12.3.3 植物的花:雄蕊 12.3.4 植物的花:雌蕊 12.3.5 植物的花:子房 12.3.6 植物的花:胎座 12.4 果实 13.1.1 木兰科 13.1.2 毛茛科 13.1.3 蔷薇科 13.2.1 杨柳科 13.2.2 石竹科 13.2.3 唇形科 13.2.4 十字花科 13.3.1 桑科 13.3.2 豆科 13.3.3 大戟科 13.3.4 锦葵科 13.4.1 葫芦科 13.4.2 伞形科 13.4.3 胡桃科 13.4.4 菊科 13.5.1 旋花科 13.5.2 芸香科 13.5.3 茄科 14.1 莎草科 14.2 禾本科 14.3 百合科 14.4 兰科 15.1.1 植物的起源与主要类群的演化历程 15.1.2 植物营养体的演化 15.1.3 有性生殖方式的演化 15.1.4 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15.1.5 高等植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 15.2.1 被子植物的起源 15.2.2 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分类系统 15.3 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的进展
课程详情
本课程是一门介绍植物相关内容的理学类课程,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精美的植物图片也可以作为学习者欣赏和了解植物的窗口。(南京农业大学)
本课程是一门介绍植物相关内容的理学类课程,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精美的植物图片也可以作为学习者欣赏和了解植物的窗口。(南京农业大学)
26922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