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飞机结构设计概论
1.2.1 飞机研制的一般过程(上)
1.2.2 飞机研制的一般过程(下)
1.3.1 飞机设计工程研制阶段(上)
1.3.2 飞机设计工程研制阶段(下)
1.4 飞机结构设计的定义和原始条件
1.5.1 北航东南门外天桥设计工作流程展示与点评(上)
1.5.2 北航东南门外天桥设计工作流程展示与点评(下)
1.6 飞机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主要要求
1.7 新机研制中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
1.8 飞机结构重量要求
1.9.1 北航东南门外天桥结构设计展示与点评(上)
1.9.2 北航东南门外天桥结构设计展示与点评(下)
2.1 飞机结构设计思想和方法
2.2 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发展:学生展示
2.3.1 飞机结构设计思想发展:展示点评(上)
2.3.2 飞机结构设计思想发展:展示点评(下)
3.1.1 飞机的外载荷和设计情况(上)
3.1.2 飞机的外载荷和设计情况(下)
3.2.1 典型飞机情况和机动过载(上)
3.2.2 典型飞机情况和机动过载(下)
3.3 过载的确定
3.4 影响飞机过载的因素
3.5 飞机设计规范简介
3.6.1 飞机对称机动飞行包线:学生展示(上)
3.6.2 飞机对称机动飞行包线:学生展示(下)
3.7 飞行包线展示点评
3.8 安全系数和设计载荷
3.9 安全系数影响因素
3.10 全机强度校核试验
4.1.1 翼面结构分析与设计引言(上)
4.1.2 翼面结构分析与设计引言(下)
4.2 机翼的设计要求
4.3 机翼的载荷和内力
4.4.1 课堂问答 机翼内力分析(上)
4.4.2 课堂问答 机翼内力分析(下)
4.5.1 机翼主要受力构件及其结构(上)
4.5.2 机翼主要受力构件及其结构(下)
4.6 机翼典型结构形式及受力分析
4.7.1 伊尔-28机翼根部帽型长桁展示及点评(上)
4.7.2 伊尔-28机翼根部帽型长桁展示及点评(下)
4.8 机翼结构形式:学生展示
4.9.1 机翼结构形式展示点评(上)
4.9.2 机翼结构形式展示点评(中)
4.9.3 机翼结构形式展示点评(下)
4.10 结构传力分析:学生展示
4.11.1 结构传力分析展示点评(上)
4.11.2 结构传力分析展示点评(下)
4.12 传力分析的概念、目的
4.13 实际结构传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4.14 基本结构元件的传力特征
4.15 结构传力分析案例
4.16 气动载荷的传递
4.17 集中载荷的传递
4.18 单块式机翼传力分析:学生分析
4.19 单块式机翼传力分析:展示点评
4.20 多墙式翼面传力分析
4.21 多腹板式机翼的传力分析
4.22 中外翼对接处的传力
4.23.1 机翼机身对接:接头传力分析(上)
4.23.2 机翼机身对接:接头传力分析(下)
4.24 机翼机身对接接头的传力与平衡
4.25.1 机翼与机身连接对翼面根部的影响(上)
4.25.2 机翼与机身连接对翼面根部的影响(下)
4.26.1 平直机翼复习:学生问题解答(上)
4.26.2 平直机翼复习:学生问题解答(下)
4.27 后掠机翼的结构特点和受力分析
4.28 有侧边加强肋的单梁式后掠翼的受力分析
4.29 翼梁在机身侧边弯折的双梁式后掠翼的受力分析
4.30.1 纵向构件在机身侧边转折的单块式后掠翼的受力分析(上)
4.30.2 纵向构件在机身侧边转折的单块式后掠翼的受力分析(中)
4.30.3 纵向构件在机身侧边转折的单块式后掠翼的受力分析(下)
4.31.1 梁架式后掠翼的受力分析(上)
4.31.2 梁架式后掠翼的受力分析(下)
4.32 三角机翼的结构分析
4.33 平行梁式三角机翼的受力特点
4.34 梁架式三角机翼的受力分析
4.35 平直、后掠、三角机翼小结
4.36 机翼结构形式确定与结构布置
4.37 机翼结构形式的选择
4.38 机翼主要受力构件布置
4.39 主要受力构件的布置原则
4.40 机翼结构元件设计
4.41 机翼开口区结构设计
4.42 单块式机翼开口区结构设计
4.43 飞机的刚度设计与气动弹性问题
4.44 翼面的扭转变形扩大以及操纵面反效
4.45 翼面弯扭颤振:学生展示
4.46 机翼的弯扭振动:展示点评
4.47 尾翼和操纵面结构分析与设计
4.48 全动平尾的设计特点
4.49.1 Mig-17机翼结构修改方案:学生展示(一)
4.49.2 Mig-17机翼结构修改方案:学生展示(二)
4.50 Mig-17机翼结构修改方案:老师点评
5.1 机身结构分析与设计
5.2 机身结构设计要求
5.3 机身的外载荷与内力特点
5.4 典型机身结构形式和传力分析
5.5 机身结构的典型受力形式
5.6 机身典型结构布局与受力分析
5.7 加强框的受力分析和设计
5.8.1 (环形)刚框式加强框(上)
5.8.2 (环形)刚框式加强框(下)
5.9.1 腹板式加强框(上)
5.9.2 腹板式加强框(下)
5.10.1 开口区结构受力分析和设计(上)
5.10.2 开口区结构受力分析和设计(中)
5.10.3 开口区结构受力分析和设计(下)
5.11 机身与其他部件对接处或集中力作用处结构的布置
5.12 尾翼与机身连接以及歼六机身加强凸缘分析
5.13 机身与垂直尾翼连接处结构特点
5.14.1 机身与前起落架连接分析展示与点评(上)
5.14.2 机身与前起落架连接分析展示与点评(下)
5.15 前起落架载荷作用下机身结构受力分析
5.16 机身设计分离面的对接形式
5.17 气密座舱的结构设计特点
5.18 战斗机增压舱的设计特点
6.1 起落架设计
6.2 起落架的外载荷
6.3.1 起落架的结构形式和受力分析(一)
6.3.2 起落架的结构形式和受力分析(二)
6.3.3 起落架的结构形式和受力分析(三)
6.3.4 起落架的结构形式和受力分析(四)
6.4.1 起落架的减震器(上)
6.4.2 起落架的减震器(下)
6.5 前起落架的构造
7.1.1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上)
7.1.2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下)
7.2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特点
7.3.1 结构设计选材(上)
7.3.2 结构设计选材(下)
7.4 材料性能与测试技术
7.5 复合材料典型结构
7.6 复合材料翼盒类结构的结构型式
7.7 复合材料机身的结构型式
7.8 结构设计原则与方法
7.9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
7.10 复合材料设计值的确定
7.11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步骤
7.12 层合板设计的一般原则
7.13 层合板的设计方法
7.14 层合板尺寸公差(上)
7.15 层合板尺寸公差(下)
7.16 结构细节设计
7.17 连接技术
7.18 复合材料整体结构设计
7.19 结构试验技术
8.1 总复习(一)
8.2 总复习(二)
8.3 总复习(三)
8.4 总复习(四)
8.5 总复习(五)
8.6 总复习(六)
8.7 总复习(七)


























































































































































课程详情
本课程主要讲授飞机结构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飞机外载荷和设计情况等内容,旨在使学习者了解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发展历史、结构设计要求以及结构设计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地位和最新进展。
本课程主要讲授飞机结构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飞机外载荷和设计情况等内容,旨在使学习者了解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发展历史、结构设计要求以及结构设计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地位和最新进展。
本课程主要讲授飞机结构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飞机外载荷和设计情况等内容,旨在使学习者了解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发展历史、结构设计要求以及结构设计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地位和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