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0.1 课程宣传片
1.1 为什么要学好这门课程
1.2 石油是如何生成与聚集的
1.3 石油勘探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4 为什么说地球物理勘探是找油先锋
1.5 地震勘探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6 谁是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奠基人
2.1 什么是地震波
2.2 地震波有哪些主要类型
2.3 地震波是如何传播的
2.4 地震波是如何反射、透射和折射的
2.5 描述地震波的参数主要有哪些
2.6 岩石的弹性参数有哪些
2.7 什么是地震波速度
2.8 什么是地震子波
2.9 什么是合成地震记录
2.10 影响地震振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11 什么是地震分辨率
2.12 什么是地震时距曲线
2.13 复杂介质地震时距曲线是什么样
2.14 共中心点记录的时距曲线是什么样
2.15 如何识别地震记录上的干扰波
2.16 井中地震时距曲线有何特点
3.1 陆上如何采集地震资料
3.2 海上如何采集地震资料
3.3 怎样激发地震波
3.4 炸药震源是怎样激发地震波的
3.5 非炸药震源怎么激发地震波
3.6 在海上如何激发地震波
3.7 检波器是如何接收地震波的
3.8 为什么要进行地震检波器组合
3.9 地震测线是怎么布置的
3.10 什么是地震观测系统
3.11 什么是三维反射波观测系统
3.12 地震勘探仪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3.13 中国南方地震野外采集实例
3.14 海洋石油地震勘探采集设备实例
3.15 地震资料野外采集中的HSE
3.16 地震资料采集总结报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1 为什么要进行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4.2 地震资料的处理流程
4.3 什么是地震预处理
4.4 什么是地震数字滤波处理
4.5 什么是地震二维数字滤波
4.6 什么是地震反褶积处理
4.7 什么是地震静校正处理
4.8 什么是地震动校正处理
4.9 什么是地震速度分析
4.10 几种地震速度之间的关系
4.11 什么是地震水平叠加处理
4.12 为什么要进行地震偏移处理
4.13 地震偏移处理有哪些主要方法
4.14 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实例
4.15 地震资料处理设计及处理报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5.1 为什么要进行地震资料解释
5.2 地震资料解释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5.3 怎样做好地震资料解释工作
5.4 地震数据是怎么显示的
5.5 什么是地震属性
5.6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5.7 地震数据是如何标定的
5.8 地震层位标定实例
5.9 地震层位如何追踪对比
5.10 地震层位追踪对比实例
5.11 在地震资料上如何解释断层
5.12 地震资料断层解释实例
5.13 如何制作地震构造图
5.14 什么是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
5.15 如何利用地震资料划分地震层序
5.16 什么是地震相
5.17 怎样进行地震相分析
5.18 地震资料解释成果报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6.1 什么是地震直接烃类指示(DHI)
6.2 什么是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
6.3 什么是地震反演
6.4 什么是井中地震观测
6.5 什么是多波多分量地震
6.6 什么是四维地震
6.7 什么是微地震监测
6.8 地震勘探发展现状及展望
















































































课程详情
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工程安全的重要课程。毛宁波教授从地震波基本理论出发,逐一讲解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处理、解释及新进展。
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工程安全的重要课程。毛宁波教授从地震波基本理论出发,逐一讲解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处理、解释及新进展。
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工程安全的重要课程。毛宁波教授从地震波基本理论出发,逐一讲解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处理、解释及新进展。
下一篇:迷人的材料世界